資料簡介: |
《中國造紙年鑒》是一部全面、系統地記錄反映中國造紙工業發展情況的資料性工具書。自1湘B年經原輕工業部批準編輯出版第一卷以來,相繼于1990年及1993年編輯出版了第二卷和第三卷,雖不是逐年出版,但各卷之間在內容與時間上是緊密銜接的,其框架內容基本上保持穩定。
《中國造紙年鑒1996》是第四卷,其內容主要包含了1993至1995年間中國造紙工業的基本發展情況及有關統計數據。由于1995年是國家第八個五年計劃(1991-1995年)的最后一年,部分欄目對整個“八五”期間的情況做了綜合概括。編輯的框架結構與1993年卷基本相同,在時間與內容上也保持了較好的連續性。本卷《中國造紙年鑒》在欄目設置上有所調整,新增加了“中國造紙協會”欄,刪減了“地方造紙工業概況”欄。
各欄目的專題文章、資料系由《造紙年鑒》編輯部并組織本行業有關專家或專業管理人員分別負責綜合整理、編寫而成。全國許多造紙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為本卷《造紙年鑒》提供了大量的基本情況和素材,經編輯匯總后刊出,為溝通行業內外的聯系提供了方便。有關造紙工業發展思路、預測、規劃設想等,在“市場動態”及“附錄”欄中提供了可供參考的資料。
本卷《造紙年鑒》所刊統計數字在時間上一般截止于1995年底。由于各欄目資料來源、統計口徑不盡一致,有些全國性統計數字(例如造紙工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實際上只包括部分重要造紙企業,或者僅包括某一系統內的大部分企業(例如企業利潤)。對此,((造紙年鑒》盡可能注明統計數字的統計口徑,或作必要說明,請讀者注意。屬全國性的統計數字以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為準,需要說明的是:1995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紙及紙板總產量等是根據全國工業普查結果核定的,比一般年度的統計數字可能遺漏少一些,在進行各年度的對比分析時須對此有所了解。進出口統計數字以海關總署公布的為準。凡屬全國性的統計數字,均未包括臺灣省及港澳地區,有關臺灣省的造紙工業概況單獨列入“附錄”欄中。
《中國造紙年鑒》的編輯出版工作迄今已整十年,中國輕工總會副會長、中國造紙學會理事長潘蓓蕾特為《中國造紙年鑒1996》撰寫了‘,((中國造紙年鑒》的回顧與展望”專文,用以祝賀《中國造紙年鑒》編輯出版十周年。文章概括了十年來《造紙年鑒》發展的歷程、特色與作用,也指出了一些不足之處和今后努力方向,是對《造紙年鑒》編輯出版工作的巨大鼓舞和極重要的指導。編輯部將根據這些重要指導以及廣大讀者提供的意見與建議,不斷努力,在提高質量、加大信息量、方便檢索閱讀以及進一步發揮《造紙年鑒》的作用等方面,力爭辦得更好一些,更好地為造紙工業及一切關心造紙工業的讀者服務。
《中國造紙年鑒》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中央及地方各有關部門、單位和有關專家的關心支持,在此謹表謝忱。對本卷《造紙年鑒》中可能出現的疏漏、不妥或錯誤,敬希批評指正。 |